欢迎访问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经典语录

“云千重,水千重,身在千重云水中”陆游词五首,新奇而不至雕琢

发布时间:2024-10-10 09:40:22 阅读量:100

陆游出生于1125年11月13日,是南宋文学家、史学家、爱国诗人。他的祖父陆佃(diàn)是宋真宗时期的进士,精通经学,官至尚书右丞。他的父亲陆宰是北宋末年的转运副使,因主张抗金而被排挤。

陆游自幼聪慧过人,十二岁即能为诗作文,学习兵法和剑术。他受到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,对北宋灭亡和金人南侵深感痛心。

1153年,陆游赴临安参加进士考试,名列第一,但因得罪了权臣秦桧而被除名。1154年再次参加礼部考试,仍被秦桧排斥。1155年秦桧死后,陆游才得以出仕,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、敕令所删定官等职。

1162年,陆游被赐进士出身,任枢密院编修官。他多次上疏建议整饬吏治军纪、固守江淮、徐图中原,但遭到朝廷的忽视或贬斥。他曾任夔州通判、隆兴府通判等地方官,也曾参赞王炎、范成大幕府军事。

1202年,陆游被诏入京,主持编修孝宗、光宗《两朝实录》和《三朝史》,官至宝章阁待制。他在编修国史的过程中,对历代帝王和重臣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,展现了他的史学才华和正义感。

1210年1月26日,陆游去世,留下了《示儿》等绝笔诗作。

第一首《谢池春·壮岁从戎》

壮岁从戎,曾是气吞残虏。

阵云高、狼烟夜举。

朱颜青鬓,拥雕戈西戍。

笑儒冠、自来多误。

功名梦断,却泛扁舟吴楚。

漫悲歌、伤怀吊古。

烟波无际,望秦关何处。

叹流年、又成虚度。

壮岁从戎,曾是气吞残虏。表达了词人年轻时的英雄气概,从军征战,不惧强敌,有一往无前的勇气。气吞残虏是一个夸张的比喻,形容词人的豪迈和威风。

阵云高、狼烟夜举。描绘了战争的场景,阵云是指浓重的云层,狼烟是指烽火。阵云高挂在天空,狼烟在夜晚升起,都是战事紧张的象征。

朱颜青鬓,拥雕戈西戍。朱颜青鬓是指红润的面色和乌黑的头发,表示词人年轻有朝气。拥雕戈西戍是指抱着精美的兵器去西边守边。

笑儒冠、自来多误。笑儒冠是指嘲笑那些读书人,自来多误是指他们从来都是误事。词人认为那些读书人只知道空谈理论,不知道实际行动,浪费了青春和才华。

功名梦断,却泛扁舟吴楚。表达了词人的遗憾和无奈,功名梦断是指他的功业和名声都没有实现,却泛扁舟吴楚是指他只能在江南地区漂泊无依。

漫悲歌、伤怀吊古。漫悲歌是指随意地唱着悲伤的歌曲,伤怀吊古是指心情沉重地怀念过去。

烟波无际,望秦关何处。烟波无际是指江湖上的水汽和波浪无边无际,望秦关何处是指眺望着远方的边关在哪里。

叹流年、又成虚度。叹流年是指感叹岁月流逝,又成虚度是指又一年白白浪费了。这一句也反映了词人的无奈和悲哀,他无法改变自己的处境,只能无所作为地度过自己的余生。

这首词是陆游在晚年写的,表达了他对自己从军征战的回忆和对功名梦想的失落。词人用对比的手法,把自己年轻时的英雄气概和晚年时的颓废落寞相对照,突出了他的不甘和悲凉。词人也用细腻的笔触,描绘了战争的场景,江湖的风光,边关的远望,展现了他的豪迈和壮志。

第二首《长相思·云千重》

云千重,水千重,

身在千重云水中。

月明收钓筒。

头未童,耳未聋,

得酒犹能双脸红。

一尊谁与同。

云千重,水千重,身在千重云水中。月明收钓筒。

第一句用“千重”来形容云层和水面的层次感和厚重感,表现出词人所处的环境是一片浩瀚的山水。

第二句用“身在”来突出词人的孤独和寂寞,他仿佛与世隔绝,只有自己沉浸在这千重云水之中。

第三句用“月明”来点缀出一抹清冷的光芒,增加了词人的孤寂感,也暗示了他垂钓的时间已经很长了。

第四句用“收钓筒”来结束上阙,表现出词人的无奈和无趣,他没有收获,只能收起钓具回家。

头未童,耳未聋,得酒犹能双脸红。一尊谁与同。

第一句用“头未童,耳未聋”来说明词人虽然年老,但还没有衰老到极点,还有一些生机和活力。

第二句用“得酒犹能双脸红”来表达词人的豪情和乐观,他还能享受酒的美味,还能让自己的脸色红润。

第三句用“一尊谁与同”来转折下阙,表现出词人的寂寞和哀怨,他没有一个知音或友人能够陪他共饮。

这首词是陆游对自己晚年生活的写照,他在蜀中垂钓,与世无争,但也无所适从。虽然还有一些生命的激情和欢乐,但也深感孤独和无趣。他用简洁而深刻的语言,描绘出一幅幅美丽而凄凉的山水画面,抒发出一种淡泊而哀怨的情怀。

第三首《秋波媚·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》

秋到边城角声哀,烽火照高台。

悲歌击筑,凭高酹酒,此兴悠哉。

多情谁似南山月,特地暮云开。

灞桥烟柳,曲江池馆,应待人来。

秋到边城角声哀,烽火照高台。描写了边城的秋景,角声哀,表示边境上战事不断,号角声凄凉。烽火照高台,表示边防上的平安烽火映照着高兴亭,也暗示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。

悲歌击筑,凭高酹酒,此兴悠哉。悲歌击筑,表示作者在高兴亭上用筑弹奏悲歌,抒发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故土的思念。凭高酹酒,表示作者站在高处把酒洒向国土,祭祀先人和祝愿国家平安。此兴悠哉,表示作者在这样的情景下产生了一种悠远而深沉的兴致。

多情谁似南山月,特地暮云开。转换视角,从边城转向长安南山。多情谁似南山月,表示南山上的明月是最有情感的,它能感应作者的心意,把层层的暮云都推开。特地暮云开,表示明月为了让作者看到长安的美景而特意驱散了云雾。

灞桥烟柳,曲江池馆,应待人来。描写了长安的名胜,灞桥烟柳,表示灞桥边的如烟翠柳,在月光下摇曳生姿。曲江池馆,表示曲江池畔的美丽楼台,在月色中闪烁着灯火。应待人来,表示这些景物都在月下伫立,等待着宋军收复失地,胜利归来。

这首词是陆游在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时所作,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故土的深切思念和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。词中运用了对比手法,将边城和长安、战事和平安、悲歌和明月等对立的意象相互映衬,形成了一种悲壮而不失优美的诗意。词中也寄寓了作者对收复关中、恢复中原的无限期盼和坚定信心。

第四首《夜游宫·记梦寄师伯浑》

雪晓清笳乱起。

梦游处、不知何地。

铁骑无声望似水。

想关河,雁门西,青海际。

睡觉寒灯里。

漏声断、月斜窗纸。

自许封侯在万里。

有谁知,鬓虽残,心未死。

雪晓清笳乱起。梦游处、不知何地。铁骑无声望似水。想关河,雁门西,青海际。

描写了词人在梦中听到清亮的号角声,仿佛置身于边关的战场,看到铁甲骑兵如流水般奔驰,想象着关河、雁门、青海等边防重地的情景。这里用了雪晓、清笳、铁骑、无声等词语,增加了边塞的寒冷和肃杀的气氛,显示了词人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和对战功的向往。

睡觉寒灯里。漏声断、月斜窗纸。自许封侯在万里。有谁知,鬓虽残,心未死。

描写词人从梦中醒来,发现自己还在寒灯下的寂寞空间,听到漏声停止,看到月光斜照窗纸,意识到天快亮了。这里用了睡觉、寒灯、漏声断、月斜等词语,增加了孤独和落寞的感觉,显示了词人对现实的失望和无奈。

但是,词人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志向,他仍然自信地认为自己能够在万里之外封侯拜将,只是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心情。

这首词是陆游在晚年写的一首抒发壮志难酬的作品,既有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思,又有对个人生涯和理想追求的不甘。它体现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和忠臣义士的高尚情操和坚定信念。

第五首《鹊桥仙·华灯纵博》

华灯纵博,雕鞍驰射,

谁记当年豪举。

酒徒一半取封侯,

独去作、江边渔父。

轻舟八尺,低篷三扇,

占断苹洲烟雨。

湖元自属闲人,

又何必、官家赐与。

华灯纵博,雕鞍驰射,谁记当年豪举。写作者当年在宫廷或军营中与友人们一起享受着奢华的生活,骑着精美的马匹,射箭狩猎,英勇无畏。作者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他对这些往事的怀念,也暗示了现在已经无人记得他的功绩和风采。

酒徒一半取封侯,独去作、江边渔父。酒徒指那些与作者一起酣饮耽乐的人,一半取封侯,意思是他们中有一半得到了朝廷的封赏和重用,而作者却独自去做了江边渔父,即隐居在江边打鱼为生。作者用反差的手法表达了他对自己的不平和不甘,也显示了他对朝廷的不满和愤慨。

轻舟八尺,低篷三扇,占断苹洲烟雨。轻舟八尺,低篷三扇,形容了作者的小船简陋而低矮,占断苹洲烟雨,意思是作者独自在长满苹草的小河中,在烟雨中享受着自然的美景。作者用细节的描写表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安逸和满足,也暗示了他对世俗的超脱和不屑。

镜湖元自属闲人,又何必、官家赐与。镜湖是浙江会稽山阴两县交界处的一个大湖,因水平如镜而得名。唐开元间,诗人贺知章告老还乡到会稽,唐玄宗诏赐镜湖剡溪一曲给他。陆游借用这个典故,说镜湖本来就属于像他这样的闲适之人,又何必非要官家赐与不可呢?官家指皇帝,此处明指唐玄宗,实指当时的南宋皇帝。作者用讽刺的语气表达了他对朝廷赏赐的轻视和拒绝,也显示了他对南宋皇帝缺乏正义和胆识的不满和愤慨。

这首诗是陆游在晚年写下的一首抒情词,表达了他对当年军旅生涯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。词中运用了反问、反差、细节描写、讽刺等手法,展现了作者豪迈、悲壮、安逸、超脱、不平、不甘等复杂而真挚的情感。词风清新淡雅,词意深刻含蓄,是一首不朽的名作。